尤物在线观看视频_9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_疯狂做受xxxⅹ高潮视频免费_久久电影一区二区

打開無障礙閱讀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遂溪 > 鎮街簡介

烏塘鎮

  • |
  • |
作者: | 來源:遂溪縣烏塘鎮人民政府 | 時間:2023-12-22 16:43:39 點擊數:-

  一、基本概況

  烏塘鎮總面積49平方公里,轄34個村委會,45個自然村,人口20652人。位于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境中部,東經110°24',北緯21°19',東靠國營前進農場,南與城月鎮毗鄰,西與北坡鎮接壤,北鄰楊柑鎮,距遂溪縣城49公里。全鎮耕地面積40964畝(2730.93公頃),其中坡地35033畝(2335.33公頃),水田5931畝(395.4公頃),林地8150畝(543.33公頃)。

  二、地形土壤

  烏塘鎮地處遂溪縣中心地帶,地勢平緩,土地坡度大多在5°以下,極小部分為起伏的山體,高程在8.4~54.60米之間;耕地面積40964畝,土壤肥沃,主要為赤泥粘土和褐色及黑色沙質土,屬于淺海沉積土,地表0.3米以內為沙土層,0.3米至0.5米為黃赤土,2.5米以下多為粘土;適宜種植甘蔗、熱帶經濟林、果樹、南藥、木薯、水稻等熱帶農作物。雷州青年運河主渠橫貫南北,水源充足,還有湛川河、安貢溪流過鎮境,灌溉近1/3耕地。

  三、建置沿革

  烏塘鎮形成于公元1723年(清雍正年間),因其土質大部分為黑色,且境內大小池塘星羅棋布,故命名為烏泥塘。1949年烏塘屬遂溪城月第四區;1959年成立小公社;1962年與城月合并為人民公社;1979年從城月公社分出,成立烏塘公社;1983年撤社建區;1987年撤區建立烏塘鎮。

  公元589年(隋開皇十八年)該鎮設縣治,名為椹川縣,縣址設在烏塘鎮所轄的椹川村,縣治長達30余年。1945年,中國政府從法國人手中收回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據椹川之名,改椹為湛,釋川為江,因而得名“湛江”。

  四、發展現狀

  ——特色農業

  (一)荔枝產業

  由于具備湛川河優質水源、赤泥粘土和褐色及黑色沙質土結合的肥沃地質、常年吹海風和適量降雨的適宜氣候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湛川河谷荔枝掛果早、成熟早、果品優。白頭罌、妃子笑、雞咀、桂味、無核荔枝等品種顆顆飽滿多汁、味道清甜且不易上火,備受歡迎。在2021年榮獲廣東荔枝“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我為荔農辦實事”優秀政務服務獎、2022年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加入省“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總行動的基礎上,2023年,烏塘鎮深入實施《湛江市基層黨建提質年“1+2+6”行動計劃》,統籌鄉鎮、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園區等各領域黨組織,探索建立“仙品荔”產業鏈聯合黨委,構建涵蓋種植鏈、銷售鏈、服務鏈、加工鏈的組織架構。聯合黨委把目光瞄準超一線城市大市場,在廣州市越秀區舉辦品鑒會,在全國打響“仙品荔”搶“鮮”上市第一炮。聯合黨委舉辦荔枝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依托“服務鏈”上央視、南方日報、南方農村報、湛江日報、湛江電視臺的媒體矩陣宣傳助力,推動“仙品荔”線上線下火速出圈,產值突破2億元。

  南藥產業

  2018年11月,烏塘鎮種植的廣藿香獲得“遂溪廣藿香”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湛江市嶺南中藥材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實現零的突破。2020年8月,遂溪廣藿香(烏塘鎮種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證書。近年來,烏塘鎮提出了“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經濟發展思路,強力打造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優化農產品結構,積極發展“三高”農業,實行規模化、技術化、機械化的科學管理,加快烏塘農業現代化進程;并大力推行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發展推廣種植南藥,逐步成了南藥產業化基地,收獲的南藥銷往全國各地制藥廠。成功舉辦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烏塘南藥線上豐收節,進一步推廣“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特色工業

  隨著南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逐步形成“基地+工廠+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農、工、貿一體化之路基本形成,溪縣勝源生物原料有限公司與海南葫蘆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不斷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入資金280多萬元,進行制藥驗證,建設中藥前處理提取車間,建設廣藿香、穿心蓮、金錢草、金銀花、連翹、黃芩等深加工產業鏈,大力發展高附加值加工業,年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湛江市盈四海香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植物原料提取,加工、銷售藿香油,收購、加工、轉運中草藥材的企業,年產值達1000萬元。

  遂溪縣虹茂工藝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加工管理銷售竹、木、藤、籬笆及工藝制品的工廠,是烏塘鎮精準扶貧項目。所生產產品經防蟲、防霉、高溫蒸煮等科學加工,具有遮陽透風、舒適涼爽、工藝精致、安裝清潔方便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旅游區、農場、種植、養殖、建筑園藝、餐廳、賓館、居室裝飾等場所,年產值約1.2億元。

  五、人文風情

  烏塘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有不少知名人士。如(1)著名紅土作家、詩人洪三泰,烏塘鎮烏塘村委會芳流墩村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學院院長、國家一級作家。(2)洪三川,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有長篇報告文學40萬字《霞山村紀事》;(3)洪三河,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有《羅村志》;(4)洪江,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有《風流土》、《紅藍處女地》;(5)洪三泰的家族還有洪景平、洪春梅、洪文珠、洪波、洪文斌、洪山琳、洪柏、洪科、洪秀等24人都是作家或文學創作者;最近,花城出版社將同時隆重出版推出洪家四位詩人共四部關于“一帶一路”的史書式重要著作抒情長詩:洪三泰的長詩《大海洋》(4500行)、洪三川的長詩《絲路疊影》(4000行)、洪三河的長詩《絲路后盾—雷州半島之戀》(6000行)、洪江的長詩《絲之夢》(4000行)共長達18500行。這是我國為實施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于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決策鼓與呼的重要系列作品。洪家四兄弟創作的四部關于絲綢之路、“一帶一路”長詩,在俄羅斯分別獲獎(洪三泰的《大海洋》獲普希金詩歌藝術獎章,洪江的巜絲路夢回》獲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金獎,洪三川的《絲路疊影》和洪三河的巜半島絲情》同獲絲調之路國際詩歌藝術銀獎,西北大學國際絲綢之路研究中心聘洪三泰為首批研究員并選為中心名譽主任;聘洪三川、洪三河、洪江為研究員。(6)陳恩玉,烏塘鎮浩發村委會人,筆名金也度,自由派文學者。陳恩玉家庭,興辦了“雷傳教育基金會”,促推教育事業發展在全縣有口皆碑,在陳恩玉的推動下,遂溪縣、鎮、村各級成立了二十多家教育發展促進會,每年籌集善款數千萬元,獎學獎教、助學助教活動在遂溪大地蔚然成風。(7)詩人洪三泰母親林雪平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杰出母親”;2016年,林雪平家庭獲評首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8)陳恩玉的母親陸秀榮榮獲“廣東省百名好母親”稱號;羅育家庭獲得廣東省“優秀書香家庭”及湛江市“十大優秀書香之家”榮譽稱號。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