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為扎實開展維穩(wěn)工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草潭鎮(zhèn)政府積極發(fā)揮基層治理調解職能,妥善化解一起長達一年半之久的土地糾紛,有效避免矛盾擴大化、矛盾復雜化,用實際行動促進鄉(xiāng)村和諧。
草潭鎮(zhèn)岸基村和珍珠灣村在白坡洞處有相鄰土地,2023年4月,為方便雙方群眾耕種,雙方經協商將兩村土地進行了置換,因置換土地面積存在差異雙方產生矛盾。雙方一直為該片土地問題爭執(zhí)不下,經鎮(zhèn)政府相關部門、草潭司法所多次調解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兩村的土地糾紛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合理化解雙方土地糾紛問題一直是兩村群眾所盼。近日,經過縣委常委龐宇的有力推動,鎮(zhèn)政府相關領導及多部門的共同努力,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岸基村和珍珠灣村爭議土地)
一、高位推動矛盾化解,完善糾紛化解機制。
縣掛點草潭鎮(zhèn)領導、縣委常委龐宇對該項工作重點部署、親自督導,要求鎮(zhèn)相關部門盡快介入理清思路,做實做細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鎮(zhèn)黨委書記林立同志多次利用下村調研、工作考察契機,與天德村、珍珠灣村黨支部書記座談,通過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分別進行疏導,從法、情、理角度對雙方做好情緒紓解、積怨化解工作,勸說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我鎮(zhèn)通過多次召開專題綜治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矛盾化解工作,制定化解和處置方案,并及時組織成立以鎮(zhèn)黨委書記林立為組長、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何曉文為副組長的矛盾調解工作小組,將調解經驗豐富的鎮(zhèn)平安法治辦、農辦工作人員充實到矛盾調解隊伍中,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提供組織保障。
二、研判矛盾問題癥結,“背對背”調解化爭議。
天德村、珍珠灣村相關駐村領導為有效避免矛盾升級,充分發(fā)揮駐村優(yōu)勢,通過“背對背”調解的方式,根據主要矛盾點,聽取各自主張,及時了解雙方意見想法,積極引導雙方站在問題角度分析利益分歧和矛盾源頭,明晰利害關系,促使雙方真誠表達他們的看法和感受,引導他們以冷靜的態(tài)度和合理的方式去解決矛盾糾紛,另一方面,又結合糾紛情況以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分析利弊,釋法析理。以雙方立場和實際出發(fā),積極為雙方搭建溝通橋梁,緩和雙方緊張關系,為最終矛盾化解打下基礎。
三、多方聯動齊發(fā)力,現場調解止紛爭。
12月3日下午,在龐宇常委的指示下,受林立書記的委托,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何曉文、卜雄華,鎮(zhèn)紀委書記鐘木,副鎮(zhèn)長陳斌,草潭司法所所長梁志鑫與鎮(zhèn)平安法治辦、農辦、司法所等相關部門前往爭議土地,對農田現狀進行現場勘查,并組織雙方村長、村民代表面對面溝通,充分聽取雙方的爭議焦點,深入討論并尋求解決措施。鎮(zhèn)相關工作人員聽取雙方訴求后找準雙方爭論矛盾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經過反復溝通與協商,雙方村民達成初步協議。
(鎮(zhèn)相關領導在爭議土地現場調解)
四、充當群眾“解憂人”,悉心化解促和諧。
12月3日晚上18時,縣委常委龐宇到我鎮(zhèn)珍珠灣村開展平安夜訪工作,就此項土地糾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調解。龐宇認真聽取了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和訴求,并通過現場講述自村發(fā)生的土地糾紛案例,結合法律法規(guī)和實際情況勸說雙方應以和為貴、和睦相處,從情理角度使雙方認識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經過耐心勸導,雙方村長打開心結,相互諒解,就爭議土地的面積劃分、土地機耕費用等進行了重新協商,最終,雙方達成共識握手言和并現場簽訂調解協議書。鎮(zhèn)黨委書記林立指出,友好和睦的鄉(xiāng)村關系是保障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保證,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積極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風氣。
(龐宇常委在我鎮(zhèn)開展平安夜訪對該土地爭議進行調解)
(岸基村、珍珠灣村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
龐宇強調,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增強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有效途徑,要切實找準群眾關切、矛盾糾紛問題源頭,以理化解、以情促和,積極探索社會基層治理新思路、新舉措,真正把矛盾糾紛調解做到群眾心坎上來。
(龐宇常委就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作講話)
此次調解的成功,不僅有效化解了該起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農村土地糾紛問題,也進一步促進了草潭社會和諧穩(wěn)定。下一步,草潭鎮(zhèn)將繼續(xù)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抓手,強化調處能力,真心為民排憂解難,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基層治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