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動背景
在健康中國建設總體布局中,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今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提出,將2025—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把提供心理、睡眠等優質門診服務,推進“12356”心理援助熱線應用,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納入為民服務實事項目。202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4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印發《關于開展“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2025-2027年)的通知》。
廣東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隨社會環境不斷變化,面臨公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多樣化的現實需求。廣東醫療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在“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上積極謀劃、走在前列,扎實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工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4月18日,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中醫藥局、省疾控局出臺《廣東省“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行動目標
分兩階段推進精神衛生服務擴體系、提能力、上水平。2025年底前,消除30萬以上人口縣(市、區)公立精神科床位空白。臨床心理門診覆蓋全部縣(市、區),睡眠門診覆蓋21個市。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兒童心理衛生門診開設率達60%以上,為兒童提供心理咨詢指導、行為發育保健、異常篩查轉診等服務。2027年底前,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市級精神專科醫院達到三級專科醫院配置標準。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兒童心理衛生門診開設率達70%以上。在行動周期內,持續提升“12356”心理援助熱線服務效能。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知識“五進”(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醫院)活動。
通過3年強化服務,擴充資源總量、完善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質量,主動將服務延伸至社會、基層等更廣泛的群體,使服務可及性、公平性得到強化,公眾對常見精神心理問題認知和自我調適能力明顯提高,社會歧視和病恥感持續減輕,主動就醫意識不斷增強。
三、重點任務及措施
廣東“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將在八個方面重點發力,包括推進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增加優質醫療服務供給,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延伸,壯大專業人才隊伍,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開展心理健康知識“五進”活動,用好“12356”統一心理援助熱線,全面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體系建設方面,廣東提出建設區域精神醫學高地;支持引導資源豐富、床位使用率不高的二級公立醫院以精神心理為主要轉型發展方向,擴容城市精神衛生醫療服務資源。將精神衛生納入衛生健康“百千萬工程”,補齊縣級服務能力短板。
增加服務供給方面,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領域的拓展應用,推動精神專科、兒童專科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更加重視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服務。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納入家庭醫生團隊,優先簽約、優先服務。
下沉延伸資源方面,計劃立足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湛茂、汕潮揭五大都市圈,探索建設精神衛生區域分中心,完善專科協作機制,輻射帶動區域內心理、睡眠門診和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定期安排上級醫院中高級職稱醫師到下級機構坐診,推進優質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構建精神心理分級診療秩序。
壯大人才隊伍方面,提出通過強化醫護人員培訓,事半功倍充實從事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工作的專業力量。加大對家庭醫生團隊相關人員培訓力度,更好補充到從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的醫務人員隊伍中來。同時,強調優化支持政策,在醫療機構內部編制匹配、薪酬待遇上向精神心理醫務人員傾斜。
心理健康促進方面,組織廣泛開展宣傳、咨詢、義診等,用好12356心理援助熱線,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心理干預和健康服務。
四、組織實施
本行動實施范圍為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疾控部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協調資源力量支持保障,加強調研指導、效果監測評估。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市、委省共建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精神專科醫院醫防融合省級試點等要發揮示范作用。
一圖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