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近視:離近視“一步之遙”,要戴眼鏡嗎?
審核專家:彭國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孩子剛查出50度近視,家長們心急如焚:這眼鏡,到底該不該戴?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困擾,畢竟這樣的輕微近視不戴眼鏡也不影響視物,戴眼鏡卻帶來諸多不便。如今近視已屢見不鮮,近視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形成?輕微近視究竟能不能不戴眼鏡?
近視是怎么“找上門”的?
01什么是近視?
近視是一種常見的視力問題,指當眼睛處于調節放松狀態時,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導致看遠處的物體模糊不清,而看近處的物體相對清晰。輕微近視通常是指近視度數在300度以下的輕度近視。
02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
假性近視是由于用眼過度致使睫狀肌持續收縮痙攣,晶狀體厚度增加,從而出現視物模糊不清的情況,通過適當休息、放松眼睛等方法,視力有可能恢復。
而真性近視則因眼球器質性變化(如眼軸變長、角膜及晶狀體屈光力增強等)導致視物模糊,這種變化往往不可逆。
03近視是怎么形成的?
遺傳因素占了一部分原因,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孩子患近視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不過,現在更多的還是環境因素在“搗鬼”。長期近距離用眼、用眼環境不佳(過強或過暗的光線)、缺乏戶外活動等,都可能導致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輕微近視不戴眼鏡,隱患多多!
了解完近視,咱們回到關鍵問題——輕微近視到底能不能不戴眼鏡?答案不能一概而論,但要是不戴眼鏡,可能會帶來一系列麻煩。
01
近視度數加深更快
當輕微近視的人不戴眼鏡看東西時,眼睛會自動進入“努力看清”模式。每次用眼時,睫狀肌都需要持續收縮來調節焦距,使圖像能夠正好落在視網膜上,保證我們能看得清楚。然而睫狀肌持續緊張工作,時間一長會逐漸把眼軸拉長,而眼軸每拉長1mm,近視度數通常會增加250到300度,因此近視度數就加深得更快了。
02
可能引發斜視問題
正常情況下,人眼在看近處東西時,雙眼會自動調節好焦距,使雙眼向內聚攏(即眼睛的集合功能)。
而近視的人,眼睛的調節功能會下降,集合功能也會跟著受到影響,導致雙眼難以向內聚攏,從而可能引發外斜視或內斜視。如果兩眼的近視度數超過100度,大腦還會更傾向于使用視力好的那只眼睛,“冷落”另一只眼睛,久而久之這只眼睛就可能向外偏斜。
03
影響對周圍世界的感知
戴眼鏡的朋友們有沒有過不戴眼鏡就聽不清別人講話的經歷?這是因為日常交流中視線會跟隨對方嘴唇動作“解讀”唇語。
而如果不戴眼鏡,眼睛看不清,大腦就需要分配更多注意力去處理視覺問題,分散其他感知處理能力。長此以往,不僅看東西模糊,還會影響對物體距離、大小的判斷,甚至出現走在路上撞到電線桿、開車時對車距判斷失誤等危險情況。此外,視覺不清晰還會讓大腦接收信息變慢,反應也變得遲鈍。
輕微近視,戴or不戴眼鏡,如何抉擇?
當然,也不是說輕微近視就必須馬上戴眼鏡,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
01根據眼部條件判斷
如果眼睛的屈光度在“遠視50度”到“近視50度”之間,屬于正常范圍,不需要佩戴眼鏡。如果近視度數在200度以下且沒有散光,看3-5米近物時,可以不戴眼鏡,但當需要長時間看遠處(如黑板、屏幕等)時,建議佩戴眼鏡以避免視疲勞。如果近視度數超過200度,或存在散光,無論裸眼視力如何,都需戴眼鏡。特殊情況下,如弱視、斜視患者,即使度數較低,也必須佩戴眼鏡。
02根據年齡判斷
成年人的近視度數一般較為穩定,如果輕微近視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微乎其微,可以不戴眼鏡,但仍需注意用眼習慣,避免視疲勞。兒童和青少年的眼睛還處于發育階段,近視易隨年齡增長逐漸加深,即使度數較低,如若已經影響到學習,也需及時佩戴眼鏡,以防止近視進一步加深或引發弱視等更嚴重的問題。
03根據用眼需求判斷
如果患者用眼需求較高(如經常使用電腦、手機或閱讀),即使輕微近視也可能導致視疲勞或視力下降,建議佩戴眼鏡。如果患者用眼需求較低(如主要進行近距離活動),可以暫時不戴眼鏡,但需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并定期檢查視力變化。